2025年春夏季梨、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时间:2025-03-03 08:33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阅读量: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一、梨

(一)施肥原则

1.受雨热同期影响区域,树体生长量大,贮藏营养不足果树,在萌芽前(3月初开始)喷2—3次1%—3%的尿素(浓度分别为3%、2%和1%,间隔5—7天)加0.5%硼砂,并通过叶面喷施补充钙、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利于花芽分化和提高座果率。

2.通过增施有机肥、配合使用微生物肥料,以及生草、覆盖有机物料等方式增加有益微生物比例、提升土壤肥力;土壤酸化严重的果园施用石灰和有机肥进行改良;盐渍化严重的果园采用排灌措施、增施有机肥、施用石膏、覆盖地膜或有机物料进行改良。

3.参考产量水平、土壤肥力以及树体生长情况,确定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化肥以及有机肥用量、时期和比例。

4.花期或幼果期遭受晚霜、降雪等低温冻害而减产的果园,适当减少春季氮肥施用量,通过轻剪长放、化学调控等方式促花控旺。

5.优化施肥方式,改撒施为条沟施或放射沟施,结合灌溉施肥,以水调肥。建议基础条件好的果园采用肥水一体化施肥方式。

(二)施肥建议

1.大量元素化肥施用

施用量依据当年估算产量而定。施肥量:亩产2000公斤以下,氮肥(N)5—7.5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5—9公斤/亩;亩产2000—4000公斤,氮肥(N)7.5—12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9—15公斤/亩。

施肥时期在新梢停长前和果实膨大期。5月中旬—6月中旬春梢生长到停长前施肥1—2次、6月中旬以后的果实膨大期施用2—3次,共计2—3次。前期以氮钾肥为主,逐渐增加钾肥用量,后期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春梢停长前施肥量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70%,占总磷肥的60%,占总钾肥50%;果实膨大期施肥量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30%,占总磷肥的40%,占总钾肥的50%。

2.有机肥施用

有机肥施用量依据土壤有机质含量确定。有机肥用量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并稳定在2%以上为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亩施堆沤腐熟农家肥4000公斤以上,有机质含量在2%及以上亩施堆沤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

施肥时期建议在上一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上一年秋季未施用有机肥的果园,应补施有机肥,在春季土壤解冻后采用开沟或挖穴方法及早施入。

3.中微量元素肥施用

中微量元素施用量施用依据形态学营养诊断或参考叶分析结果而定。硼、锌、铁等缺乏的梨园可用0.2%硼砂溶液、0.2%硫酸锌+0.3%尿素混合液或0.3%硫酸亚铁+0.3%尿素溶液于发芽前至盛花期多次喷施,缺钙严重的果园,在幼果期喷0.3%的钙肥3—4次,每隔7天一次。喷施时加入适量有机硅、山梨糖醇等叶面肥助剂。

4.水肥一体化

建有滴灌系统的果园,建议使用水溶性肥料通过滴灌系统施入根区,确保根区湿润深度需达到30—50厘米。

施肥量依据当年估算产量而定。亩产2000公斤以下:氮肥(N)4—5.5公斤/亩,磷肥(P2O5)2.5—3公斤/亩,钾肥(K2O)4—6.5公斤/亩;亩产2000—4000公斤:氮肥(N)5.5—9公斤/亩,磷肥(P2O5)3—4.5公斤/亩,钾肥(K2O)6.5—11公斤/亩。

施肥时期从萌芽期开始到果实膨大期,每个月施肥2—3次,共计8—10次。萌芽到开花施肥量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25%,占总磷肥的20%,占总钾肥的15%;春梢生长到停长期施肥量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50%,占总磷肥的40%,占总钾肥的35%;果实膨大期施肥量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25%,占总磷肥的40%,占总钾肥的50%。

二、桃

(一)施肥原则

1.受雨热同期影响区域,树体生长量大,贮藏营养不足果树,在萌芽前(3月初开始)喷2—3次1%—3%的尿素(浓度分别为3%、2%和1%,间隔5—7天)加0.5%硼砂,并通过叶面喷施补充钙、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利于花芽分化和提高座果率。

2.花期或幼果期遭受晚霜、降雪等低温冻害而减产的果园,适当减少春季氮肥施用量,通过延迟疏果、轻剪长放、化学调控等方式促花控旺。

3.依据土壤肥力、早中晚熟品种及产量水平,适量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水平,注意钙、镁、硼、锌、铁肥的配合施用。土壤酸化严重的果园施用石灰和有机肥进行改良;盐渍化严重的果园采用排灌措施、增施有机肥、施用石膏、覆盖地膜或有机物料进行改良。

4.采收后是重要的施肥时期,不同品种桃树的追肥时期和次数不同,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追肥时期早,追肥次数少,硬核期适当控水。

5.施肥与优质栽培相结合。注意预防春季低温冻害,夏季易出现涝害的平原地区注意结合起垄、覆膜或果园生草技术,干旱地区提倡采用地表覆盖和穴贮肥水技术。

(二)施肥建议

1.大量元素化肥施用

化肥施用量依据预计产量而定。产量水平1500公斤/亩以下,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10—13公斤/亩;产量水平1500—3000公斤/亩,氮肥(N)13—16公斤/亩,磷肥(P2O5)7—10公斤/亩,钾肥(K2O)15—18公斤/亩;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6—18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18—21公斤/亩。

施肥时期主要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中早熟品种在5月中旬—6月中旬幼果期施肥1次,施肥量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30%,占总磷肥的30%、占总钾肥的20%;6月中旬—7月上旬果实膨大期施用1—2次,施肥量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40%,占总磷肥30%、占总钾肥45%;采收后施肥1次,施肥量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30%,占总磷肥的40%、占总钾肥的35%。晚熟品种中早熟品种在5月中旬—6月中旬幼果期施肥1次,施肥量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30%,占总磷肥的30%、占总钾肥的20%;6月中旬以后的果实膨大期施用2—3次,施肥量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20—30%,占总磷肥的20—30%、占总钾肥的30—40%。

2.有机肥施用

有机肥施用量依据土壤有机质含量确定。有机肥用量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并稳定在2%以上为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亩施有机肥4000公斤以上,有机质含量在2%及以上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

建议在上一年的秋季施肥。中早熟品种在9月,晚熟品种采收后尽早施肥。上一年秋季未施用有机肥的果园,应补施有机肥,在春季土壤解冻后采用开沟或挖穴方法及早施入。

3.中微量元素肥施用

萌芽前可喷施2—3次1%—3%的尿素,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每隔7天1次,按2次尿素与1次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3%—0.5%)的顺序喷施。推荐采用“因缺补缺”、矫正施用的策略,出现中微量元素缺素症时通过叶面喷施进行矫正。

4.水肥一体化

施肥量依据当年估算产量而定。亩产1500公斤以下:氮肥(N)6—7.5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7.5—10公斤/亩;亩产1500—3000公斤: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5.0—7.5公斤/亩,钾肥(K2O)11—13.5公斤/亩;亩产3000公斤以上,氮肥(N)12—13.5公斤/亩,磷肥(P2O5)7.5—9公斤/亩,钾肥(K2O)13.5—16公斤/亩。

施肥时期和比例参考常规施肥,并把常规施肥的每个时期分成2—3次滴灌施入。

 


 



扫描分享

地址:孝感市长征路34号 邮政编码:432100电子邮箱: xgczj@163.com

Copyright◎2019孝感市农科院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