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农业科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三农快讯

“渔”技前沿 | 鳜鱼苗种设施化高效标粗技术

发布时间:2025-05-12 08:30 来源: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一、技术概述

1.技术基本情况本技术是一种应用于鳜鱼苗种培育的高效可控的养殖模式。通过饵料鱼的合理配套,在设施化可控养殖系统里,将鳜鱼水花培育至全长2cm以上,提高下一阶段池塘鳜鱼苗的初始标粗规格,从而解决后续规格苗标粗成活率低的行业痛点。

2.示范推广情况已在武汉黄陂、新洲等区域推广应用,共计推广面积1万m³水体。

3.提质增效情况与传统模式即1cm鳜鱼苗进池塘标粗相比,在设施化可控养殖系统里将鳜鱼水花培育至2cm以上再进池塘进行大规格苗种标粗,苗种成活率提高20%。

二、技术要点

1.建设地点选择

池体规格:长方形或圆形,面积60~100㎡,水深0.6~0.8m,池底坡度5°~10°,设独立进排水口。

防逃设施:进水口用200目筛绢网过滤,排水口设置双层80目网兜,防止鱼苗逃逸或敌害生物进入。

2.放苗密度

初孵水花(全长0.5~0.8cm)密度8万~12万尾/m³,开口3天后分池至5万~8万尾/m³。

3.饵料鱼的配套

鳜鱼苗水花孵出前,根据水温和鳊鱼亲本成熟度,提前配套好2~3批鳊鱼水花,确保鳜鱼水花开口的饵料鱼及时且数量充足。之后转喂白鲢水花及短暂标粗后(5-7天)的饵料鱼水花。饵料鱼苗每日投喂量为鳜鱼苗总量的3~5倍,规格为鳜鱼苗全长的30%~50%,分3~4次投喂,夜间增投1次。

4.水质要求

水温:25℃~28℃,溶氧≥6mg/L,氨氮<0.3mg/L,亚硝酸盐<0.05mg/L,pH7.0~8.0。

5.病害预防

每天镜检查虫,根据情况及时杀虫。

三、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水花及苗种前期对水温等指标很敏感,养殖过程中要确保水温波动不宜超过2℃。

2.溶氧与水流控制。增氧机24小时开启,确保溶氧不低于6mg/L,且池内水流速度≤0.1m/s,避免鱼苗顶水消耗体力

3.精准分筛。结合投喂、长速和规格差异等情况,及时过筛分池,防止残食。分池后用碘制剂消毒。

4.生物防控。严格管控养殖场所,非养殖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捞网等工具单独使用,做好人员及工具的消毒工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